潮州花灯节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潮州花灯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潮州歌册《百屏灯》反映的大多是戏曲曲目中经典的场景。人物造型、脸谱、服装、道具好多均来自于戏剧原型。屏灯的布景、人物的服饰等又与雕塑、绘画密切相关。比较高档的人物服饰还会用到潮绣、金银绣品。屏灯、挂灯的整体协调的美感又与色彩、美学渊源甚深。同时,综合渗透了解剖学、透视学原理。
  潮州花灯是我国民间花灯艺术的一大流派,其产生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证。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新安佘民刊本《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中已多处描写潮州城(旧称“潮州府城”)游花灯情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州歌册《百屏灯》从“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蝉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捶胸。”一直唱到“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寿郭子仪。”足见潮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潮州花灯起源的确切年代已无法查考,但其产生和发展与迷信活动、祭祀活动息息相关,却是可以肯定的。古人因对大自然的不理解,对自然现象的畏惧使人们产生了图腾崇拜,相信灵魂的永在,为慰死者之灵魂,于是,“纸船明烛照天烧”。为使死者在冥路上有个伴儿,为使祖先们在阴间生活幸福,扎制童男童女,衣服袍帽,饰物用品,供他们“使用”。为使“雷公”、“雷姆”息怒,“河伯、溪神”开心,先是祭活人,后来用扎制的童男童女代替。为庆祝风调雨顺,丰收喜庆,人们扎上高大雄伟的“安济圣王”等神像,挂上宫灯花篮,顶礼膜拜,感谢神恩,祈求平安。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仍很盛行,目前,我国少数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仍有这种扎制迷信用品祭拜先人的习惯。
   花灯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二支,一支专走迷信用品的制扎,其艺术价值受到限制,但商业价值却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支追求的是艺术价值,这一支的起源不迟于明朝,据说唐朝已有观灯,闹元宵的活动,但现在可考的,也就只有明嘉靖刻本《荔镜记》,可以证明其潮州花灯的存在了。其中“睇灯”一折就说“三街六巷好灯棚”,可见其时,潮州花灯已很盛行且已有了一定的艺术造诣。清嘉庆《澄海县城志》引旧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庙街张灯、仕女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又说:“今俗无夜,各祠庙张灯结彩,阄为鳌凶,人物台榭如绘……竞赛花灯。”最负盛名的当推潮州。清初潮州青龙庙兴起之后,每年游安济圣王一连三夜,花灯鼓乐,满城如醉。每次在第二个晚上,齐集北门箭道评比,年复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灯闻名海内外。除大型游花灯盛会外,家家都挂喜灯。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庙去挂灯笼,十五日将灯提回挂于家门,称为“兴灯”。(《潮网》之“潮汕民俗”)可见,从“明”到“清”,历经几百年,潮州花灯都很盛行。其艺术表现形式也日渐多样化。
解放以后,新一代艺人继往开来,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潜心研究,辛勤劳作,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从思想内容、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场景氛围到制作技术上都作了大胆的创新,使潮州花灯更臻完美,达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境界。
  1961年,新一代花灯艺师沈金炎等人为拍摄潮剧电影《荔镜记》制作了《彩楼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四屏花灯,使潮州花灯第一次搬上银幕(电影《荔镜记》最近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来,由沈金炎领衔制作了《水淹金山寺》、《大名府》等灯屏,更是融合了声、光、电于一体,人物在机械传动中可以做几个特定动作的活动灯屏,参加广州文化公园的展出,好评如潮。使潮州花灯登上了新台阶。以后,潮州花灯陆续参加了广州、上海、江西、南昌、福建、厦门等地的展出。河北保定市满城县金伯利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前身系保定市满城金佰利纸制品厂,拥有多台生活用纸生产设备,主要产品有“红林鸟”,“舒语”,“艾柔”三大品牌生活用纸及商业用纸。
     公司坐落于拥有多年生产经验的满城大册营造纸工业区内,十几年来,秉承“诚信、品质、专业、实力”的企业经营理念,为各大经销商及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柔软舒适的生活用纸。业务范围覆盖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江苏、四川、浙江、山西及东北三省等地。

【上一个】 “浆”涨价 京城卫生纸贵一成 【下一个】 纸制品工艺——纸鸢的发明和文化